石梯坪植物生態

石梯坪植物生態

我們來到石梯坪這邊,除了可以看到整個非常美麗的地質景觀外,在這裡還可以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濱海植物,像影片中阿龍身後長了很多白色果實,這種樹木叫草海桐,草海桐它開的花相當特別,只有開一半,又俗稱叫半天花,相傳蘭嶼的達悟族,當時以捕魚為生,老公要出海捕魚,跟老婆相約

賞鯨發源地石梯漁港

賞鯨發源地石梯漁港

這個地方是東部海岸第二大漁港,叫石梯漁港,石梯漁港在日本時代,只有一些日本人用小膠筏在捕虱目魚,到了民國48年的時候才再加以擴建,直到現有規模,進到石梯漁港前可以看到有一個地標寫著「賞鯨發源地」,想當然耳非常難能可貴,在民國86年的時候,成大教授帶著一群學生來這邊做海洋生物調查

新舊長虹橋

新舊長虹橋
華語導遊/英文領隊 阮福龍 解說

沿著臺11線公路,我們來到的這一座像是在山林當中劃過的一道彩虹,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長虹橋,大家可以看到影片中有兩座新舊橋樑,後面那一座橋是台灣第一座懸臂單孔預力混泥土橋,民國58年所興建,後來因為現今臺11線的車流量愈來愈大,於是又蓋了這座新的紅色拱橋,這座拱橋的工法跟我們到了淡水八里那一座關渡大橋差不多一樣的工法,新橋上面設有8座觀景台,讓民眾能站在橋上一覽整個秀姑巒溪出海口的風景。

同時在夏天的時候,我們更可以看到這些泛舟的遊客在這邊泛舟的一個過程,長虹橋是整個24公里長秀姑巒溪泛舟河道的終點,通常泛舟是在瑞穗那邊集合出發,到了差不多下午一兩點的時候,就會穿越長虹橋,在河岸邊上岸做盥洗,結束整個泛舟行程。

秀姑巒溪這座紅色的橋就像是在山林當中的一條彩虹,我們可以站在舊橋上看這座新橋,也可以從新橋來看舊橋,看整個秀姑巒溪海岸山脈的峽谷風光,若站在舊橋往新橋看這個秀姑巒溪出海口的風景,在出海口這邊可以看到阿美族人稱做獅球嶼的地方,河口就像是一隻獅子含著一顆球的感覺,這個出海口畫分成南北兩岸,有時候溪流會從南岸出海,有時候能會從北岸出海,沒有一定的規則,目前也還沒有研究出為什麼它有時候會從北,有時候從南,如果從南岸出口的話,北岸這邊會形成沙洲,當地的居民就可以由北岸沙洲登島。

因為河水阻隔島的關係,在上面就會生長出它獨有的動植物生態,獅球嶺上面這個小島,他是由當時在火山運動時期,火山爆發所噴發出來的火山集塊岩掉落在這一個河口,整個島上呈現出一個熱帶雨林的風景,上面的動物也蠻多的,像是有獼猴或者蝙蝠之類的,尤其在這個出海口,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石灰岩的一個地形,民眾來到這個地方,可以看一下整個秀姑巒溪出海口不一樣的樣貌,我們也可以從新橋往舊橋方向看整個峽谷地貌,站在新舊兩橋遙望一下兩邊不同的風景。

愛點網/王韋鈞 整理

搜尋您附近的點及獲取路線,請前往走遊地圖

加入走遊家一起闖關吧!

秀姑巒溪南北兩岸

秀姑巒溪南北兩岸

秀姑巒溪本身發源在3200公尺的高山秀姑巒山,位於中央山脈的一個支脈上,由臺11線沿路過來途經長虹橋,長虹橋是聯絡南岸與北岸的兩個部落的重要橋樑,北岸是港口部落,過長虹橋之後就會到南邊的部落,叫Ca’wi札位(現今的靜浦部落),意思代表他們是山坳裡的平地,被眾山群環繞的地方。

由芭崎瞭望臺眺望磯崎海灣

由芭崎瞭望臺眺望磯崎海灣

沿著臺11線公路南下,穿過跳浪和水璉隧道之後一路過來,沿路的山壁是沒辦法看見太平洋,一直到芭崎這個地方,東海岸風景區管理處(東管處)特別在這裡設立一個瞭望台,民眾開車經過蜿蜒的公路之後來到這個地方,瞬間豁然開朗,忍不住讚嘆一聲「哇!」